2017年8月30日,上午6:30,长沙到成都的火车准时到达,还处在兴奋中的我,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清晰看到了这个城市—成都,这个注定交织四年荣辱的地方,人生的第二个故乡。

来时的激动和初到这个城市的陌生,都在我第一次看到“西南交通大学新生接待”字样的牌子的时烟消云散,默默对自己说声“西南交大,我来了”。

清晨的成都没有传言中的那么沉寂,休闲之都在此刻晃动着忙碌的身影。梦想中的西南交大成为现实,天佑斋的身影浮现眼前。

录取通知书上,标注的天佑斋T82049—4,在哪里?我的“闺房”到底是个啥样子?真心不晓得。这,大概就是了吧。

在楼管阿姨细心指导下,填好住宿登记表,拿到交大标识的信封,热水卡、房间钥匙、衣柜钥匙、温馨提示,还有阿姨亲情叮嘱。

好奇的我,欺负了迎接的师兄,丢下了行李,直奔我的寝室T82049,心里各种猜测,这栋听说14年的“老楼”,寝室里是不是“太丑”。闻名不如见面,还不错,干净,还有空调。

等到师兄帮行李安置好,道声谢谢,我开始了自己的“天佑斋”之旅。这个名字陌生又熟悉,詹天佑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吗?万能的百度给了我答案:詹天佑(号眷诚)曾担任唐山交大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唐山铁道学院 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天佑斋是为纪念我国杰出的铁路先驱詹天佑而命名。早就听说这个学校和铁路的渊源,也深深感知这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服务理念,在这里,我感觉到了。文明安全提示、杰出校友介绍、学生生活服务便利设施----

在楼管阿姨处,趁人不多时,闲聊几句,仿佛妈妈的唠叨就在耳旁。尽管,她未曾放下手中的活,也让我心意暖暖。

四年后,这是我将称之为母校的地方。今天,这个我将度过人生美好时光的“家”,让我欣喜倍增,从这里出发,为梦想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