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2025级新生入学报到及新学期师生餐饮服务工作顺利开展,饮食服务中心严格按照后勤保障部工作部署与要求,用心用情、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一、筑牢食安防线
一是加装防飞沫设施。通过在食堂售卖窗口加装玻璃隔断(或玻璃罩)等防飞沫设施,构建物理隔离屏障,有效预防飞沫传播、异物混入和食物交叉污染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


二是增设自助打汤机。通过在食堂增设自助打汤机,优化食堂免费汤供给服务,预防飞虫等异物混入,有效解决师生关注的汤品不保温、取餐不方便、排队时间长等问题。

三是升级“三防”设施。集中整治部分食堂存在的“三防”(防蝇、防鼠、防尘)设施老化、损坏、缺失或不达标等问题,完善有害生物防制设施设备,显著提升食堂病媒生物防制能力,避免食品或餐用具受到污染,有效预防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四是加强设施设备维护。全面检修和维护食堂设施设备及送餐车,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为供餐提供坚实保障。

五是全面清洁消毒。从油烟抽排系统深度清洁,到桌椅地面细致擦拭,从餐具严格消毒到环境常态化消杀,全流程规范操作,保障食堂环境干净整洁。


六是开展安全大检查。提前组织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大检查,覆盖食品原材料采购、存储、加工、制作各工序,以及设施设备日常运行情况,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主动排查安全问题并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七是加强员工培训。针对中心全体员工开展服务礼仪、食品安全实操、应急问题应对等专项培训,将服务意识与安全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安心的餐饮服务。

二、提升饭菜味道
紧跟师生餐饮需求,精心研发新菜式。既对经典传统美食进行优化升级,赋予其新的风味活力,亦匠心打造融合各地特色的创意佳肴,充分满足师生多样化餐饮需求。

三、丰富业态品类
新增湘菜、西北菜、轻食、饮品等特色餐饮业态,免费供应酸梅汤等防暑降温饮品,以师生多元化多层次餐饮需求为导向,构建基本大伙与风味、特色餐饮并重的多元化服务结构,满足师生餐饮需求。




四、优化服务方式
践行“节约、健康、营养”理念,推行“小份、半份、称重”等供应优化措施,提升师生就餐需求匹配度,减少餐饮浪费;开设迎新供餐车和学校在建项目工友专用供餐服务;优化教师餐厅服务举措;探索增设教师餐厅服务点位和外卖送餐服务。




五、美化就餐环境
一是修缮食堂后厨及外墙。对食堂后厨地面、墙面、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及建筑外墙进行全面修缮,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硬件条件。



二是整治环境卫生。集中清理食堂及周边堆积的废旧物资,整治飞线、“牛皮癣”等问题,优化食堂及周边环境卫生。

三是升级前厅装饰。集中更换食堂大厅菜品介绍、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光盘行动”等标识,新增饮食文化、餐桌礼仪、食学教育等装饰,更换售卖台面板,打造兼具舒适感与文化氛围的就餐环境。




四是更换餐桌椅。更换犀浦校区一食堂老旧、破损的餐桌椅,选用美观舒适耐用、风格统一的家具,优化就餐体验。

六、做好迎新工作
推出5重“暖新”服务。
一是食堂就餐大厅全天开放,并设置“家长休息区”。
二是延长供餐时间,从6:30至21:00食堂不间断供餐。
三是免费提供茶歇服务,在食堂入口处设立免费饮水点,不限量自取,并提供一次性纸杯。
四是免费提供冰镇酸梅汤等消暑特饮服务。
五是开展味道征集活动,师生通过扫码参与【我最爱吃的家乡菜】征集活动,人气最高菜品将由食堂大厨精心研发,作为“家乡味道”特色菜上线。


从“舌尖安全”到“味蕾满足”,从“服务便捷”到“环境舒心”,饮食服务中心以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将对师生关怀融入餐饮服务每一处细节。这份“舌尖上的保障”不仅是迎接新生的温暖见面礼,更是守护全校师生日常饮食的坚实后盾。面向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不断迭代服务、创新举措,让食堂成为校园里充满烟火气与幸福感的“暖心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