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霾污染情况愈发严重,持续污染为人体健康带来极大伤害,让人们“谈霾色变”。为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给幼儿身体带来的危害,我园积极、从容应对雾霾天气,我园一直努力开展各项防霾工作。
我园教学主管曾老师于11月18日组织各班教师召开防霾专题培训会,曾老师强调幼儿日常环节也需要加强防霾意识,将雾霾的预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首先,曾老师组织教师学习了《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我园安排办公室专人负责检测每日空气质量指数,严格执行《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重污染天气预警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1、三级预警(黄色):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至300范围或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1至300和301至500交替出现,暂停幼儿户外活动,校园内洒水降尘。
2、二级预警(橙色):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1至500范围,停止幼儿户外活动,校园内增加洒水降尘频次。
3、一级预警(红色):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500,幼儿园停课。
其次,曾老师组织教师学习我园《天气污染应急预案》,将防霾工作贯彻于幼儿一日环节中,包括:
1、根据空气质量指数,暂停幼儿户外活动,由各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和身体锻炼活动,校园内洒水降尘。
2、幼儿入园进班后,立即组织幼儿先洗手、漱口,用六步洗手法认真清洗手部,随后用水杯漱口三次,尽量清除手部及口腔内的污染颗粒。
3、各班教师组织幼儿增加饮水频次,每天保证5次集中饮水时间,平时随渴随喝,通过多喝水来排除体内毒素。
4、餐后带领幼儿擦嘴,漱口,保持清洁入睡。
5、做好未来园幼儿的电话追访工作,了解幼儿在家活动情况,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看护幼儿。
6、针对雾霾污染,后勤部着重防霾工作,在幼儿膳食上进行调整,将防霾的绿色食品加入幼儿食谱中,以增强幼儿体质和抵抗力,如木耳、银耳、百合、山药、雪梨等有润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