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120年诞辰即将到来之即,随着一张张校庆餐券分发到每位在校生的手里,后勤集团为母校精心准备的校庆餐在五月十二日正式拉开帷幕。
据后勤保障处(后勤集团)介绍,此次校庆学子餐,从四月中旬开始着手准备,至五月十日面向全校学生确定最终菜单。期间,从菜品的设计、调制、到荤素搭配,以及协调两地三校区各食堂的菜样特色,都由后勤厨师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完成,他们考虑多方,多次调整修改,搭配调制酱料,为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努力。而学子们对于校庆餐的期待,也随之得到了升腾。
“交大从大锅菜开始,到如今色香味精致菜品的味觉成长”
作为120周年校庆餐技术总监的张利鸣,是校庆餐菜品从种类确定到口味研发的项目负责人,在学生们用餐时间即将开始前,奔波在南区三个食堂的后厨,除了对校庆餐的菜品做最后的审核,还希望关注学生们的用餐热情和对于口味的评价。
“两校区的校庆餐由我负责,从味道到食材,都需要进行统一标准的要求和保障。”张利鸣主任指着厨师们端出来的菜品:“红烧狮子头和樱桃肉是江浙菜系,口味偏甜;香辣鸭腿是山东菜系,但是在口味确定的过程中还加入了川味,辣嘛!就是我们四川的特色!地三鲜是东北菜,而回锅肉和麻婆豆腐就是典型的四川菜啦!”说起校庆餐的种种菜品,张主任露出满意的笑容。
张主任在交大从厨师,一路成为了经理,到如今全权负责交大校庆餐的所有菜品口味、食材,“我见证了交大味觉的成长,也希望这一次的校庆餐能够让时隔多年回到学校的校友们,能够感受到我们交大从大锅菜开始,一路成长为色香味俱全的精致菜品的进步,亲身体验味觉的成长。”
这不仅仅是交大餐饮团队对校友们表达的欢迎,更能看出交大在学生服务细节之处的成长。
“让各地交大的校友味蕾回家!”
粟园二楼风华苑餐厅的经理李成胜,是这一次交大120周年校庆风华苑所有菜品的总负责人。二十年前,作为交大九里校区镜湖餐厅的厨师长,他负责了西南交通大学100周年校庆800人冷餐会等百年校庆餐饮活动。时隔二十年,再次担任犀浦校区风华苑的菜品负责人,李经理依然感到了压力和紧张,“肩上的责任重大,是要让回家的校友首先要在味蕾上体会到回家的责任。”
从五月十二日起,交大校庆的餐饮活动就正式开始了,李经理和他的厨师团队们在高温的后厨工作,从清晨六点半就需要投入食材的准备工作中,“每一天的食材都要保证是新鲜当日的,即便时间再紧迫匆忙,也要保证完整的菜品供应。”
不同于其他的食堂,风华苑的校庆餐采取了点餐模式,由用餐学生和校友进行点餐后,厨师现场烹饪完成,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前期食材的准备和即刻的熟食处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觉得时间不够用,想把所有的细节都处理精细。”后厨里正在仔细切着莴笋的厨师团队成员如是说。
对于即将拉开帷幕的校庆餐之宴,李成胜经理表达了自己的兴奋:“很期待看到学生和校友用餐时候的满意状态,这是对我们所有工作最大的肯定。”
“保质保量给校友们家的味道”
交大饮食服务中心的陈飞副主任是交大04级本科、08级硕士校友,校友和饮食服务中心副主任的双重身份,在交大学习生活了十二年,让陈主任对